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1401102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綠色成長聯盟德國碳定價研習 # |
報告名稱: |
綠色成長聯盟德國碳定價研習 |
電子全文檔: |
C11401102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14/07/16 |
報告書頁數: |
0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胡則華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 |
處長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為因應我國2030至2035年逐步提升的減碳目標,環境部自2025年起正式啟動碳費制度,並規劃於2026年試行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TW ETS),目標在2027至2028年間與碳費制度形成雙軌併行的碳定價體系。為強化制度設計與國際接軌,本次環境部帶領綠色成長聯盟共同赴德國研習歐盟ETS制度、實務經驗、碳市場交易機制運作及企業減碳誘因等議題。
研習期間深入了解歐盟推出ETS制度之歷程、總量管制、推動MRV(監測、報告與查驗)制度、政策推動前利害關係人溝通,以及多種政策間連動關係等。歐洲能源交易所(EEX)亦分享其碳配額現貨與衍生性商品(如期貨、選擇權)市場運作模式及風險控管措施。此次臺灣碳權交易所與EEX完成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除象徵雙方在碳定價制度建構上的深化合作外,也有助於未來我國在平台建置、人才訓練、產品設計等層面獲得技術支持,加速與國際碳市場的實質接軌。
報告建議政府在推動ETS政策時,應同時考量產業特性與國際趨勢,例如對排放隨產量波動的產業(如半導體業)可評估導入強度型或混合型制度;並建議ETS初期可評估是否納入市場穩定機制、從初級市場現貨開始,並將ETS視為政策工具而非商業機制。同時,政策推動宜廣納利害關係人意見,並預先釐清自願市場抵換、免費配額、金融中介角色等關鍵設計問題,以建立具韌性與效率的碳市場。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德國; |
參訪機關: |
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DEHSt),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歐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 EEX),德國應用生態研究所,德國氣候顧問公司Future Camp,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