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越南胡志明醫藥大學震興醫院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臨床診斷與超音波篩檢培訓國際交流計畫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1400921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衛生醫療合作計畫# |
報告名稱: |
越南胡志明醫藥大學震興醫院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臨床診斷與超音波篩檢培訓國際交流計畫 |
電子全文檔: |
C11400921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14/06/16 |
報告書頁數: |
14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出國期間: |
114/05/13 至 114/05/15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施建安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骨科部 |
醫師 |
其他 |
洪志凱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骨科部 |
醫師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本計畫於2025年5月13日至15日赴越南胡志明市震興醫院進行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臨床診斷與超音波篩檢培訓,同時參與越南兒童骨科學術交流活動。計畫緣起於越南現況缺乏系統性的DDH早期篩檢與診斷機制,造成許多病例延遲診斷而需進行複雜手術介入。作為亞洲區域在DDH早期診斷與治療的先進國家,成大醫院透過此計畫分享台灣經驗,協助提升越南當地醫療水準。
培訓團隊成員包括成大醫院小兒骨科主任施建安、主治醫師洪志凱,以及前成大醫院品質中心副主任兼執行長馬先芝,後者負責輔導震興醫院的病人安全及組織管理事務。培訓內容包括理論與實務兩大面向,涵蓋嬰兒髖關節理學檢查、超音波技術、Graf分類系統及Pavlik吊帶使用等完整訓練,同時結合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管理知識。培訓對象包含震興醫院放射科、兒科及護理人員共13名醫護專業人員,確保跨專業整合與知識共享。本次計畫特別注重實務操作的深度學習,透過小組教學與一對一指導方式,確保每位學員能充分掌握關鍵技術要點。培訓對象包含震興醫院放射科專業人員、兒童醫師及護理人員等多位醫護專業人員,有效促進院內跨專業整合與知識共享,建立完整的臨床照護團隊。培訓成效顯著:參與者在髖關節理學檢查、超音波操作與判讀、臨床診斷及治療決策等各項技能的自我評估於培訓後皆有明顯提升;專業知識評估正確率大幅增加;理學檢查與超音波操作的正確率顯著進步;整體課程滿意度極高,反映學員對培訓內容的高度認可,顯示此培訓模式的有效性與適用性。
在越南兒童骨科學術活動中,我方代表不僅擔任工作坊主要講師,並受邀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DDH早期診斷、篩檢流程建立與長期追蹤管理的豐富經驗與顯著成果,獲得與會越南醫師的高度評價與熱烈迴響。此次醫療交流成功建立台越雙方堅實的合作基礎,不僅著重於技術層面的傳授,更深入協助震興醫院根據當地人口特性與醫療資源條件,設計符合越南國情的DDH篩檢流程、臨床路徑與後續轉診系統。透過完善的早期篩檢機制建立,培訓後預計每年將有大量新生兒從中受益,長期實施可大幅減少需要複雜手術介入的病例數量,讓早期診斷與介入有效取代晚期複雜手術,不僅提升醫療效益,也降低整體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為越南兒童骨科醫療發展提供嶄新方向與永續發展模式。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越南; |
參訪機關: |
越南胡志明醫藥大學震興醫院 |
出國類別: |
訪問 |
關鍵詞: |
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DDH,超音波篩檢,Graf分類,國際醫療合作,台越醫療交流,醫療人才培育,知識傳遞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