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
參加瑞士中央銀行基金會2025年舉辦之「實證金融課題(Topics in Empirical Finance)」研習課程報告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1400360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參加瑞士中央銀行基金會2025年舉辦之「實證金融課題(Topics in Empirical Finance)」研習課程# |
報告名稱: |
參加瑞士中央銀行基金會2025年舉辦之「實證金融課題(Topics in Empirical Finance)」研習課程報告 |
電子全文檔: |
C11400360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14/04/28 |
報告書頁數: |
34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方惠蓉 |
中央銀行 |
經濟研究處 |
二等專員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課程內容深入探討金融市場的實證分析方法,涵蓋金融衍生商品、風險管理、市場微結構及金融穩定等議題。在衍生性金融商品與風險中立機率密度(RND)分析部分,介紹透過選擇權價格推估市場對未來資產價格的機率分布,以彌補傳統模型與調查預期的不足。以Minneapolis Fed為例,其透過RND評估未來通膨風險的發生機率,提供決策參考。
在極端事件與風險管理部分,課程運用極值理論(EVT)與QQ-Plot辨識厚尾分布,並介紹條件風險值(CoVaR)、邊際預期損失(MES)與系統性壓力指數(CISS),幫助監管機構評估系統風險與識別關鍵機構。
在市場微結構部分,分析資訊不對稱、庫存持有成本與訂單處理成本對價格與流動性的影響,並運用買賣價差、Kyle’s λ與PIN指標進行流動性評估;藉COVID-19危機反思當前金融市場結構與監管制度的調整方向,如放寬銀行資本要求與推動市場基礎建設之必要。
最後,透過企業網絡模型,說明個體衝擊經由供應鏈擴散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並以Leontief逆矩陣推導Domar權重與Bonacich中心性,評估產業在GDP與供應鏈中的系統性重要性。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瑞士; |
參訪機關: |
無 |
出國類別: |
實習 |
關鍵詞: |
金融穩定,極值理論,厚尾分布,系統性風險,風險中立機率密度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