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研習日本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相關技術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1301739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研習日本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相關技術# |
報告名稱: |
研習日本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相關技術 |
電子全文檔: |
C11301739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13/11/05 |
報告書頁數: |
20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出國期間: |
113/08/19 至 113/08/30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胡智傑 |
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
作物改良科農藝研究室 |
副研究員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因氣候變遷對全世界威脅愈來愈大,已有130多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此一全球趨勢,蔡總統亦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也是臺灣的目標。農業部門規劃在2040年完成淨零排放目標,在「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等四大主軸下具體提出 19 項策略與對應的 59 項措施。減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0%:透過各項低碳操作策略與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農業栽培環境不若工業環境,對於電力、汽油等碳排項目有各項確切係數可供盤點,各項作物或田間栽培行為的碳排,有賴於精確的分析,才能進一步進行減排工作。臺灣農業部門中,水稻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約占農業部門的18.5%,且面積達22.4萬公頃(2021年稻米生產量調查報告),為急需減碳的作物之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在大計畫「因應氣候變遷淨零排放與調適之農業部門科學技術及策略推展研究」下,執行了「高屏地區水稻與毛豆碳排係數建立」、「高屏地區水稻、棗低碳栽培模式建立」等計畫,並於2022年開始進行屏東地區水稻溫室氣體分析,部分試驗與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林政賢老師合作建置密閉罩式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系統,採用日本環境省國立環境研究所開發的Automated Chamber System,為臺灣第一組設置於農田且同時串連N2O、CH4、CO2分析的連續監測系統,可更精確反映作物及田區操作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變化。本次研習希望藉由與日本環境省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討論已經收集的數據,商討可自動化或更快速的數據處理方式,並拜訪多位相關研究學者,希望增加雙邊合作機會。本次研習主要於日本環境省國立環境研究所學習溫室氣體連續分析系統架構及組裝,並學習溫室氣體大量數據品質控管及分析;另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A3 Foresight Program 2024 International Workshop-Study on ecosystem GHGs exchange and its response on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ast Asia,獲得日本、韓國、中國在氣體通量研究上之新知,並參觀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富士山北麓試驗場域,了解日本如何收集20年以上氣候變遷對森林影響的數據,長期且有制度地進行各種減排操作的溫室氣體量測。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日本; |
參訪機關: |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甲烷,氧化亞氮,二氧化碳,日本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