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乳牛產業應用智慧農業生產技術研究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801325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國際農業科技技術交流及研發成果推廣# |
報告名稱: |
乳牛產業應用智慧農業生產技術研究 |
電子全文檔: |
C10801325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8/08/10 |
報告書頁數: |
17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王思涵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
新竹分所 |
副研究員兼系主任 |
薦任 |
楊明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
新竹分所 |
助理研究員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全球目前已經有2.5萬戶的乳牛場使用機器人擠乳機,可完成300萬頭泌乳牛之擠乳工作,每天約進行800萬次擠乳作業。根據2015年研究報告資料指出,北美地區之機器人擠乳機設置比約為20%;瑞士、丹麥、荷蘭及挪威約20 - 30%;德國、法國及芬蘭約10 - 20 %;亞洲則低於1%。整體而言,勞動成本上升為主要因素外,次要因素包括工人素質不均、聘用合法性、信任度低及招募難度高等,迫使乳牛產業的經營管理持續朝精準且自動化方向邁進。
根據美國馬里蘭州2018年之統計資料指出,該州共計有381戶乳牛場,總牛群頭數約45,000頭,平均每戶飼養規模為118頭。由於馬里蘭州是美國土地面積最小且人口密度最高的州之一,近年來乳牛產業備受衝擊而逐漸轉移至其他州。目前州內共有5戶乳牛場使用機器人擠乳機,最主要導入設備的原因與勞動力不穩定及酪農愈來愈注重生活品質有關。本(108)年6月13至15日由馬里蘭大學Robert R. Peters教授帶領王思涵主任及楊明桂助理研究員,參訪7戶乳牛場,包含5戶使用Delaval或Lely機器人擠乳機之牧場、採放牧之自產自銷乳牛場及馬里蘭大學試驗乳牛場。大致上,無論是全新畜舍或為原場改建成機器人擠乳機適用之畜舍,牛群進出機器人擠乳機之動線及部分混合日糧(Partial Mix Ration, PMR)與機器人擠乳機內提供之精料間調控,是掌握此項設備應用成功之主要關鍵。
6月18至20日則前往明尼蘇達州大學動物科學系參加Marcia I. Endres教授主辦之第五屆乳牛精準管理研討會(International Precision Dairy Farming Conference),地點位於明尼蘇達州羅策斯特市政廳,研討會主軸包含牛群資料應用、感測器開發例證、機器人擠乳機應用現況與研究、仔牛自動餵飼系統應用與研究等。另外,幾位關鍵講者特別提出幾點精準管理的重點值得我們再三思考,首先是未來乳牛產業的一切都會走向透明公開,牛群系譜或性能資料數據、牛群飼養管理等,當數據基礎可信度持續提升時,數以萬計之個體牛群資料是可作為大數據運算使用的,酪農甚至可以藉由數據提供賺取額外利益;消費者關注的一切,包括動物福祉或食品安全等,將左右整個乳牛產業走向更精準的飼養管理,未來乳牛產業準備好迎接機器人養牛的時代,自牛群給料、推料、擠乳及清理等將全面升級。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美國; |
參訪機關: |
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乳牛,智慧農業,生產技術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