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參加國際AMPP 2025年度研討會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1400555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赴美國參加國際AMPP 2025年研討會#
報告名稱: 參加國際AMPP 2025年度研討會
電子全文檔: C11400555_1.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14/05/13
報告書頁數: 29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出國期間: 114/04/05 至 114/04/13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邱德俊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化學工程師 其他

報告內容摘要

中油公司擁有長達7000公里的管線,其中大部分佈於城市或人口稠密區域。近年來,氣候變遷和溫室氣體效應日益顯著,這使得中油公司的管線未來可能需要輸送不同比例的氫氣天然氣混合物以及碳捕捉的二氧化碳氣體。此外管線所處的地理環境也帶來了額外的挑戰,包括位於工業及科技發達地區,以及部分管線與高壓交流電力系統共用路徑。儘管目前管線已採用防蝕包覆及陰極防蝕系統進行保護,但在輸送新型氣體組合以及受到高壓交流電力系統干擾的情況下,管材仍可能遭受潛在的損傷,而交流干擾下的腐蝕更可能對管線造成嚴重的危害。本次參加2025 AMPP研討會,希望可以在參加論文及報告發表中,獲取相關的技術發展,主要的目的在深入分析輸送不同比例氫氣的天然氣、二氧化碳氣體及管線在交流干擾下各自可能產生的危害,以及共同作用下的危害加成程度。報告將依據多篇會議論文內容、相關文獻及自行現場檢測經驗、國際間的做法和相關案例,並針對中油公司的管線環境,提出可能的改善方案及具體的實施步驟。 美國運輸部管線與危險物質安全管理局(PHMSA)及DNV正在積極應對將氫氣混合到天然氣管線所帶來的安全挑戰。透過持續的研究、發布相關報告和文件。PHMSA 及DNV均致力於確保在推動氫能發展,雖然目前氫能的輸送或使用,仍未在國內形成政策或規劃,本公司為最大能源供應者,對於可能的應用,應朝向確保管線基礎設施和民眾公共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方向為最高原則。輸送氫能管線的安全疑慮,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對氫能安全性的深入更了解而使應用的可能性增加。然而在管線氫能輸送的監督方法可能會不斷演變及加嚴,我們應該適應這一快速發展的領域。 氣候變遷是當前全球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對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都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遷的核心,而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被認為是實現大規模減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CCUS技術透過捕捉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並將其輸送到地質構造中進行封存,從而有效地減少二氧化碳向大氣中的排放。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日益嚴峻,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減排手段受到了廣泛關注。 二氧化碳的管線輸送是CCUS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對於CCUS技術的推廣應用至關重要;本公司及相關運營商和相關利益相關者應密切關注未來使用及輸送規定及要求最新動態和指南,以確保其在將來管線氫能及二氧化碳輸送工程的安全及法規的符合。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AMPP 年會
出國類別: 開會
關鍵詞: 地下管線,混氫天然氣,碳補捉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環境保護
施政分類: 國家發展及科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