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訊息頁面

目前查無資料!


最新出國報告

看全部
國防部
英國博士學位進修心得報告(英國博士學位進修心得報告 研究主題:初級照護抗生素使用之預後-風險效益及入院危險因子之評估)
抗生素濫用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因為其使用量增加與抗藥性 (resistance) 與持續性 (persistence) 密切相關。在初級照護領域,抗生素常被開立用於自限性 (self-limiting) 疾病,未依據患者併發症風險評估,導致過度使用。長期反覆使用抗生素可能擾動腸道微生物群,影響免疫及代謝功能,進而提高感染風險。此外,在抗生素選擇壓力下,細菌可能產生抗藥性,使治療無效,並導致反覆感染。在英國,初級健康照護系統的抗生素處方占全國 71%,尤其在 COVID-19 疫情初期,由於治療不確定性與細菌共感染疑慮,抗生素被濫用。為了減少抗生素過度使用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及經濟負擔,深入了解其臨床使用模式與風險至關重要。透過四年的研究,我們發現臨床指引未考慮患者過去抗生素使用情形,導致個體化治療不足。我們強調應制定個人化抗生素處方指引,納入患者歷史用藥紀錄,以提升治療準確性。進修期間,我學習了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方法,並發表三篇論文及一篇新聞稿,探討抗生素使用與 COVID-19 預後的關聯。回國後職將擔任公衛系教師,期望運用台灣資料建立本土抗生素實證研究,貢獻所學。
國家發展委員會
參加國際水環境工程與研究協會(IAHR)舉辦第41屆世界大會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日益頻繁且劇烈,因水所造成的災害佔所有受災害影響人數的90%,經濟損失高達5500億美元,水相關災害頻發、水資源短缺及水生態環境污染已成為全球性挑戰。在城市防洪韌性與調適策略方面,傳統工程與創新方案並行。新加坡透過建設廣泛的排水網絡,將易澇面積大幅減少,基礎設施設計必須考量土地限制和氣候變異性。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如雨水花園、濕地等「藍綠系統」或「海綿城市」概念,被各國專家學者視為提升城市韌性的關鍵,尤其對日常「惱人洪災」效果顯著。有學者也建議將 NBS 與傳統工程結合,以達到最佳韌性。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超本地化降雨監測與預測,這對數據稀缺的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中國則大力推動「數位孿生水利建設」,丹江口水庫的數位孿生模型已在水質防控、藻類智慧監控及生態補水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然而,部分專家學者提醒,AI工具的使用,不能完全取代人類決策。水資源領域的融資挑戰與跨部門合作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瓶頸。資金流向氣候變遷調適的私人資金僅佔氣候變遷調適總私人投資的9%,遠低於需求,僅靠政府資金則嚴重不足,需動員私人資本,應將水的經濟效益轉化為可持續的收入流,例如透過徵稅並發行「藍色債券」來吸引資金。水力發電在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提供基載電力並平衡間歇性再生能源。抽蓄式水力發電 (PSH)則提供長時間儲能,對實現淨零排放至關重要。 應對全球水資源與氣候變遷挑戰,需要跳脫舊思維,以整體、創新和協作的方式,整合多元融資機制、強化跨部門治理、廣泛推動公眾參與和能力建設,並將自然解方與數位創新技術充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