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日本公共工程因應氣候變遷之作法與工程實務探討—以日本水環境治理為例專題研究報告
基本資料
| 系統識別號: |
C11402043 |
| 相關專案: |
無 |
| 計畫名稱: |
選送公務人員出國專題研究計畫-日本公共工程因應氣候變遷之作法與工程實務探討# |
| 報告名稱: |
日本公共工程因應氣候變遷之作法與工程實務探討—以日本水環境治理為例專題研究報告 |
| 電子全文檔: |
C11402043_1.pdf
|
| 附件檔: |
|
| 報告日期: |
114/11/07 |
| 報告書頁數: |
50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 賴冠岑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
|
技士 |
薦任 |
報告內容摘要
本次赴日進修以「日本公共工程因應氣候變遷之作法與工程實務探討—以日本水環境治理為例」為主題,實地研究仙台與東京地區之防災環境都市、水環境治理及再生水利用制度,並拜會日本國土交通省、環境省、農林水產省、東北大學及多所研究機構與企業,綜整日本在氣候調適、流域治水、自然為本解方(NbS)及再生資源循環等面向之政策與實務經驗。
日本於《流域治水プロジェクト2.0(流域治水2.0)》及《水循環基本計画》下,已在政策與制度層面強化氣候變遷因子之考量,並以中央指導、地方執行及專家協助的協調體系推動跨域治理。仙台地區以震後重建為契機,導入防災、公園綠帶與避難設施共構的韌性都市設計,展現「防災即生活」的治理理念;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則說明日本以流域整體為單位,結合水文模擬與實證研究,量化綠色設施(NbS)在削減洪峰與改善水循環方面的效益,作為流域治理與氣候調適政策上的科研支撐。國土交通省與農林水產省並推動處理水再利用與污泥肥料化政策,形成水資源、糧食與能源整合的循環體系。
同時,鹿島建設、鐵建建設等企業以低碳建材、數位化監測及自動化施工實踐減碳工程;環境省與綠色採購網則透過法制化及公私協力推動永續採購,展現日本以制度化治理、科技研發與社會協作推動淨零轉型的成熟模式。
綜觀日本經驗,其成功關鍵在於以制度為核心、科研為支撐、協作為推力,形成兼具防災、安全與生態價值的公共工程體系。基於本次研修成果,提出五項建議方向:
一、建構氣候調適導向的流域治理與基礎設施韌性。
二、建立自然為本解方(NbS)成效量化與政策導入。
三、擴大處理水再利用面向與污泥肥料化;
四、強化中央地方協作與技術支援體系;
五、深化產官學協作與技術創新應用。
此五項建議可作為臺灣推動氣候調適導向治水、自然解方制度化及永續工程轉型之重要參考依據。
其他資料
| 前往地區: |
日本; |
| 參訪機關: |
仙台市政府防災環境都市推進室,廣瀨川沿岸,七北田川沿岸,名取川沿岸,東北大學,仙台市政府,東北大學災防研究所,鹿島建設,鐵建建設,國土交通省,農林水產省,日本土木學會,環境省,綠色採購網 |
| 出國類別: |
進修 |
| 關鍵詞: |
公共工程,氣候變遷,水環境,日本,仙台,東京,國土交通省,環境省,農林水產省,東北大學,洪峰,流域,減碳,韌性,nbs,下水道,農村集落排水,污水,防災,都市規劃,避難,廣瀨川,七北田川,名取川,浄化槽 |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