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高效的供水管理系統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200577 |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台德技術合作人員訓練計畫 |
報告名稱: | 建立高效的供水管理系統 |
電子全文檔: |
![]() ![]()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2/07/31 |
報告書頁數: | 90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water.gov.tw |
---|---|
出國期間: | 102/03/02 至 102/03/10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
李丁來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 供水處 | 處長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潔淨飲水已是有限甚至稀有資源,人口成長、經濟發展、人口都市化,增添都市供水系統之壓力,如何確保量足、質優、可負擔的自來水,成為政治家及自來水專業人員需克服之問題。根據世界銀行2006年之估計,開發中國家之無費水(Non-Revenue Water,NRW)率平均約40-50%,每年損失水量約270億m³,損失水費約60億美金。國內自來水系統之操作維護,需要發展新的,以未來為導向之高效供水技術、策略及方法,以提升水資源的有效使用,本次研習主要係參訪德國降低供水損失策略聯盟單位,探討該聯盟如何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供水系統的有效管理,降低供水損失,以供政府未來施政及自來水事業單位擬定經營策略之參考。
研習結果深覺高效的供水管理系統之建立,應包括:瞭解供水損失(降低供水損失重要性、基本定義與用語、實質損失及帳面損失、關鍵影響因素)、開展高效供水管理系統策略(對現狀進行分析、IWA水平衡表、績效指標、決定最合適量測方法、訂定降低供水損失計畫目標)、供水管理資訊系統(GIS、土地資訊、管網列冊編號、水力模型、管網故障資料庫、用戶資訊系統)、降低供水損失方法及技術設備(分區計量管網、水壓管理、主動漏水控制、供水設備資產管理、漏水修復)、策略溝通及人材培育訓練(爭取高階管理者及員工支持、用戶溝通、媒體、政府監管單位溝通、人材培訓)。
而在全球化競爭下,要建立台灣水務產業長期的競爭力,須掌握知識經濟特質,提升自來水產品與服務創新能力及價值。政府也應積極建立水務產業聯盟,推動技術研究及產學合作,使學術機構研發能量與產業發展,建立更直接、縝密關係,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水務系統的有效管理及提升水務產業競爭力。
國內自來水事業在面臨長期水價未能合理調漲之現實環境下,宜參考漢堡水務經驗,善用內部資源,引進民營企業競爭機制,建立植基本業核心能力之多角化經營策略,可研討成立各類核心業務子公司,以公私合增加營收、激勵內部人力資源潛能,協助母公司解決現有國營體制下難以提供之服務,降低公營體制下之用人費,進而提升對外競爭力,使自來水事業經營更有彈性及效率,有助建立高效供水管網管理系統,確保用水穩定及安全。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德國; |
---|---|
參訪機關: | 德國漢堡水務(Hamburg Wasser and CONSULAQUA Hamburg GmbH)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漢堡水務,高效率供水系統,降低無費水率,降低供水損失,供水管理資訊系統,降低漏水率,GIS |
備註: |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 水利 |
---|---|
施政分類: | 環境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