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

:::
banner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台灣與美國冬青屬植物種子休眠性之研究報告書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09902348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台灣與美國冬青屬植物種子休眠之研究#
報告名稱: 台灣與美國冬青屬植物種子休眠性之研究報告書
電子全文檔: C09902348_30519.doc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00/02/09
報告書頁數: 10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http://www.tfri.gov.tw
出國期間: 99/09/12 至 99/12/12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簡慶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研究員 其他

報告內容摘要

冬青科冬青屬植物種子有休眠性,成熟種子內有一個發育不完全胚,當種子胚根突破種皮發芽之前,此胚必須在種子內生長,且種子發芽所需的時間超過30天。台灣冬青屬植物有23種,廣泛分布全台各地。本計畫選擇具有觀賞價值的燈稱花、糊樗、金平氏冬青、鐵冬青和烏來冬青等本土冬青屬種子,加上北美齒葉冬青種子等共六種,進行種子的發芽與休眠之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冬青屬種子胚都很小,且發芽時間超過30天,因此有「形態生理的休眠」。台灣冬青屬種子經低溫5℃層積處理可以縮短發芽所需的時間,低溫層積愈長效果愈佳。激勃素GA3和GA4對解除種子的休眠有一定的效果,對促進種子發芽而言,GA4比GA3佳。研究發現同一樹種,北部採的種子休眠性比南部採的要深,種子發芽期長,認為與生育地氣候因素有關。另外,乾燥後的鐵冬青種子具有後熟作用,儲藏時間愈久發芽所需的時間則縮短,發芽速率增加。北美齒葉冬青種子胚生長和發芽皆非常的緩慢,目前仍持續進行種子發芽試驗,包括低溫5℃層積和激勃素GA3、GA4等處理,以了解北美齒葉冬青種子的休眠性。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美國;
參訪機關: 肯塔基大學生物學系
出國類別: 研究
關鍵詞: 冬青屬,形態生理的休眠,種子休眠,種子發芽,燈稱花,糊樗,金平氏冬青,鐵冬青,烏來冬青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環保
施政分類: 環境資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