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環境部
澳大利亞 2025 室內空氣品質年會(2025 Indoor Air Quality Conference)出國報告
基本資料
| 系統識別號: |
C11400654 |
| 相關專案: |
無 |
| 計畫名稱: |
出席澳地利亞2025室內空氣品質年會# |
| 報告名稱: |
澳大利亞 2025 室內空氣品質年會(2025 Indoor Air Quality Conference)出國報告 |
| 電子全文檔: |
C11400654_1.pdf
|
| 附件檔: |
|
| 報告日期: |
114/08/13 |
| 報告書頁數: |
53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 計畫主辦機關: |
環境部
|
| 出國期間: |
114/05/21 至 114/05/29 |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 周幸儀 |
環境部 |
|
技士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澳大利亞 2025 室內空氣品質年會(2025 Indoor Air Quality Conference)於2025年 5 月 26 日至 5 月 27 日於澳洲墨爾本舉行,會議主題包含室內空品污染物傳播模式、監測及淨化設備、國際室內空品建議值適用性探討,於會議中口頭報告臺灣室內空品政策及未來方向、半定量室內空氣品質評核方法的建立與應用。
參訪行程包含拜訪墨爾本大學 Jason Monty 教授,討論室內空品政策、參訪墨爾本南十字車站及 Nightingale Village、參與澳大利亞 2025 室內空氣品質工作坊,討論二氧化碳濃度是否適合作為室內空氣品質的基準。會議中結論為室內空氣品質(IAQ)管理應貫穿建築全生命週期,從選用低逸散建材、施工品質控管,到營運階段的智慧化監測與淨化。應導入以「主要風險污染物」為核心的管理思維,例如:高密度空間則以 CO₂ 作為通風指標。技術指引應明確界定 CO₂ 僅為觸發設備的代理指標,避免誤用導致過度通風與濕害問題。建議導入整合通風、過濾、淨化的「等效潔淨空氣」管理模式,參考國際標準如 ASHRAE 241。應強化建築濕度控制與能源協同設計,整合低成本感測與自動化系統以實現自主管理,並推動示範試點驗證其可行性與效益。
其他資料
| 前往地區: |
澳大利亞; |
| 參訪機關: |
墨爾本大學、室內空品年會 |
| 出國類別: |
其他 |
| 關鍵詞: |
室內空氣品質 |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