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農業部農糧署

114年度重要貿易夥伴國產地鑑別技術開發與應用策略考察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C11400606
相關專案:
計畫名稱: 114年度重要貿易夥伴國產地鑑別技術開發與應用策略考察#
報告名稱: 114年度重要貿易夥伴國產地鑑別技術開發與應用策略考察
電子全文檔: C11400606_1.pdf
附件檔:
報告日期: 114/05/02
報告書頁數: 31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農業部農糧署
出國期間: 114/04/08 至 114/04/15
姓名 服務機關 服務單位 職稱 官職等
彭權翊 農業部農糧署 農業資源組生產安全科 技士 其他
楊恩誠 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系 教授 其他
陳淑君 蜂之鄉有限公司 執行長(初級蜂蜜品評師資格) 其他

報告內容摘要

臺灣的蜂蜜需求量大約為15,000公噸,但由於國內生產量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因此需要進口蜂蜜來填補市場缺口。其中來自泰國的蜂蜜是最主要的進口來源,惟進口蜂蜜的低價搶市給臺灣的蜂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即使這些蜂農生產出高品質的國產蜂蜜,但在面對進口蜂蜜的低價競爭時,他們往往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因此如何保護國產蜂蜜的市場價值,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應對進口蜂蜜冒充國產蜂蜜的現象,臺灣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產地鑑定技術,以確保國產蜂蜜的來源真實可信。開發可靠的蜂蜜產地鑑定技術的前提是建立一個完整的蜂蜜資料庫,使蜂蜜的品質鑑定結果有所依據。在109年至111年期間,農糧署委託台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及台灣養蜂協會系統地收集了來自全國各地龍眼蜂蜜生產基地的生蜜樣本,共計收集了1,358件樣本,為建立蜂蜜資料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農糧署向農業部爭取112年至115年科技計畫,補助國立臺灣大學執行「國產蜂蜜資料庫建置及產地鑑定技術開發」計畫,並派遣採樣小組前往泰國及越南的蜂蜜生產基地,向當地蜂農購買蜂蜜樣本,以更新資料庫並推動鑑定技術的開發。加入更多境外樣本將有助於臺灣在蜂蜜產地鑑定方面取得進展,也為進一步應對市場需求提供了科學依據。 114年農糧署賡續補助臺灣大學該計畫的執行。今年度計畫工作重點之一為收集國外樣本,特別是收集主要蜂蜜進口國(泰國和越南)的蜂蜜樣本,以提高產地鑑定技術的精確度。爰採樣小組前往這兩個國家向當地蜂農購買蜂蜜並對蜂場進行實地訪查。採樣工作由農糧署彭權翊技士(111年初級蜂蜜品評師合格)、蜂之鄉有限公司陳淑君執行長及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楊恩誠教授等專家組成採樣小組執行。於4月8日至11日前往泰國的蜂場進行訪察並採集當地生產的龍眼蜂蜜,共抽取了31件樣本;於4月11日至4月15日採樣小組又前往越南進行同樣的工作,採集了20件蜂蜜樣本。所有收集的蜂蜜樣本經由DHL快遞分批寄回臺灣,並經過分裝後存放在蜂蜜資料庫中冷凍保存,供未來進一步分析和鑑定使用。 在訪查蜂場及蜂蜜加工廠的過程中,採樣小組不僅收集蜂蜜樣本,還透過與當地蜂農和臺灣食品業者的交流,了解臺灣、泰國及越南在養蜂產業政策管理、蜂場管理模式、蜂產品加工和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情況。這些交流不僅有助於掌握其他國家養蜂產業的發展動態,還為臺灣養蜂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通過汲取不同國家在蜂產業管理及貿易的成功經驗,臺灣可以進一步完善蜂產業政策,並推動國內蜂產業的發展。 臺灣建立蜂蜜資料庫並開發產地鑑定技術,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國產蜂蜜的競爭力,還能保護臺灣的蜂農免受進口蜂蜜低價競爭的影響。未來隨著資料庫的完善和鑑定技術的開發,臺灣的蜂蜜產業將能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保障國產蜂蜜的市場及養蜂產業的持續發展。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越南;泰國;
參訪機關: 清邁山養蜂場、Fora Bee、Phatthanakit bee farm、GOLDEN HONEY
出國類別: 考察
關鍵詞: 蜂蜜、蜂場、產地鑑定
備註:

分類瀏覽

主題分類: 農業
施政分類: 自由貿易衝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