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前進夢洲—2025大阪關西世博以及神戶地區博物館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1400543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日本博物館及大阪萬國博覽會參訪# |
報告名稱: |
前進夢洲—2025大阪關西世博以及神戶地區博物館 |
電子全文檔: |
C11400543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14/06/03 |
報告書頁數: |
30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謝玉鈴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自然科學教育園區管理中心 |
助理研究員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本次考察聚焦於大阪·關西世博,實地考察夢洲世博會場、人與防災未來中心及神戶港博物館。目的在於:觀察世博如何運用「生活實驗室」概念與環形大屋根設計充滿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觀察發現以健康醫療、碳中和與數位化等多領域創新實驗,透過「守護生命」「賦能生命」「連結生命」三大主題,共100多個國家與主題館,運用沉浸式劇場、互動科技與實地檢驗,讓觀眾以同理心從認知到行動,共創落地可持續的 SDGs 解方,並借助數位支付與智慧導覽,打造無縫流暢的全球共創平台。官方展演、國家日儀式與人民共創活動交織,展現凝聚力與溝通力;同時結合建築美學與數位科技,打造無縫流暢的體驗動線,共同播下跨領域合作的種子,攜手開拓包容、多元與永續的未來社會。主視覺以跳動的「生命細胞」圓環象徵過去與未來的連結,吉祥物「脈脈 Myaku-Myaku」則以活潑姿態,化身世博的情感橋樑,陪伴每位觀眾共創精彩。
在人與防災未來中心以「垂直追思」與「水平實踐」雙軸敘事,透過三百六十度劇場、實體物件與防災互動場域,引導觀眾依「知、情、意、行」歷程轉化行動。最後彙整「色彩即導航」博物館指標系統的體驗設計;與展覽設計的 STA 三螺旋:以科學深度、科技互動與藝術敘事共創體驗,作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與公共服務升級之參考。結果指出,世博的實驗性展示、循環木構與智慧導覽可提升停留時間與學習深度;防災中心的整合敘事則能強化災害記憶與行動素養,為形塑永續、共感、韌性之展覽模式提供借鏡。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日本; |
參訪機關: |
大阪關西世博,人與防災未來中心,神戶港博物館 |
出國類別: |
考察 |
關鍵詞: |
2025大阪世博,夢洲,大屋根,SDGs,人與防災未來中心,博物館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