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請選擇視窗上方功能選單的「檔案」→設定列印格式 / 列印 / 預覽列印。
國立金門大學
103/02.21-23赴廈門資料蒐集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300976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103年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103A007# |
報告名稱: |
103/02.21-23赴廈門資料蒐集 |
電子全文檔: |
C10300976_45994.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3/04/15 |
報告書頁數: |
4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計畫主辦機關: |
國立金門大學
|
出國期間: |
103/02/21 至 103/02/23 |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江柏煒 |
國立金門大學 |
|
教授 |
教師 |
蔡予雙 |
國立金門大學 |
|
專任助理 |
其他 |
王苓 |
國立金門大學 |
|
專任助理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金門以僑鄉之名著稱,在海外的金門人已成為金門一項重要的人文資產,近年來的課題偏向研究如何將僑鄉與僑居地的聯繫更加緊密,以及如何展現詮釋華僑與原鄉之間特殊的無形文化資產;廈門大學的創辦人陳嘉庚(Tan kah Kee)除了做為近代華僑領袖、政治領袖外,亦是一位教育家。他以其企業所得及畢生精力,致力於他所創建的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作為一位具有強烈國族及鄉土認同的海外華僑,一方面提倡新式教育來報國,以此作為社會改良的對策;一方面,在他主持參與的校園規劃設計中,將閩南地域建築屋頂的特徵與西方殖民外廊建築融合起來,形成帶有地域特色之“民族形式”,成為一種可稱為“陳嘉庚風格”的象徵表現(symbolic presentation)。 本次資料蒐集以陳嘉庚於故鄉所創辦的廈門大學空間為主,探討陳嘉庚所遺留下來的重要精神文化遺產。最後,進一步分析近代中國與僑鄉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價值。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中國大陸; |
參訪機關: |
廈門大學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文化地景、遺產保護、校園規劃、華僑 |
備註: |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