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
請輸入資訊,以供轉寄您轉寄好友。
E-mail Address 以逗號 [ , ] 區隔,即可發多封 E-mail,一次轉寄以十封 E-mail 為限。
有*為必填(選)欄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2018日本里山倡議及生態農業觀摩研習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700929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促進農村與農業生態永續發展國際合作# |
報告名稱: |
2018日本里山倡議及生態農業觀摩研習 |
電子全文檔: |
C10700929_1.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7/07/31 |
報告書頁數: |
37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林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作物環境課 |
助理研究員 |
薦任 |
賴瑞聲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
|
助理研究員 |
其他 |
楊舒涵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
技正 |
其他 |
張素貞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
|
研究員兼課長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係指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馬賽克)景觀,並且在上述的交互作用下,增進了生物多樣性,以及人類的生活所需;而生態農業是以一個地景或生態系的尺度,對農業生產、生物多樣性保育以及農村生計的永續性,採取一種全面整合及推動的方法;里山倡議與生態農業的終極目標皆為達成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之永續關係的維持。日本為發展里山倡議的發源國家,本次藉由與日本聯合國高等研究所、NPO組織、農研機構及農場等單位交流,研習里山倡議推動、案例與經驗學習,作為台灣推動之參考。
本次造訪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執行委員會(IPSI)秘書處,所在地位於東京澀谷區的聯合國大學永續高等研究所(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Sustainability, UNU-IAS),與Dr. Evonne Yiu等學者交流,並向該單位簡報有關台灣在里山倡議相關推動上之情形,對方在提問並獲得台灣生態農業相關現況後,給予在推動案例上的相關建議。另有幸拜訪剛於去年(2017)申請通過為世界農業遺產系統(GIAHS)認定的宮城縣大崎市,大崎市因為其傳統智慧在農業灌溉水管理的保存和活用,以及地方農事組織合作的傳統特色延續而獲GIAHS認定。在大崎市役所人員、NPO法人單位理事長、以及日本野雁保育協會理事長Dr. Kurechi帶領解說之下,現地了解水稻田的周邊文化傳統特色,包含南原穴堰的渠道挖鑿保存、實施平原稻田冬季湛水以增進生物多樣的棲地環境,並同時保育仰賴濕地生存的野雁、以及強調人類生活圈與水稻生物圈共生的傳統特殊景觀「居久根」(Igune),皆為大崎市獲得FAO認定為世界農業遺產系統的重要關鍵。而在科研調查方面,水稻田非營利組織的理事長Dr. Iwabuchi針對水稻田進行了25年調查,找出九項指標生物類群,分別可反映對於水稻田農藥、土壤及地景三項環境品質,NPO透過與農民及學校的合作,定期調查並監測水稻田的物種,使水稻田相關生物物種資料庫可以隨時更新。
此次行程在農業方面拜訪位於茨城縣的農研機構(N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od Research Organization, NARO)的生物防治研究室長坂幸吉研究員,介紹應用在設施蔬菜的生物防治技術,並前往合作的有機農場觀摩實地應用現況,主要在天敵銀行植物系統(Banker plant system)的操作技術上得以有效控制蚜蟲等害蟲,而日本許多有機農場亦普遍使用此項技術進行害蟲的控制。千葉縣南房總市三芳村的南風有機農場及野田市自然共生有限公司(Noda symbiotic farm Co.),皆具有保育農田周邊生物的意識,南風農場以友善環境方式進行農業操作以保護當地螢火蟲,但田間蝦子嗜幼嫩秧苗反而是農民的痛;而野田自然共生有限公司則是為了保護當地自然環境避免淪為住宅區而成立,該公司整合收購周邊田地,開始進行友善農業操作種植水稻及雜糧作物、復育瀕危的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並野放,以及定期舉辦農事與生態活動讓當地青農、學校和民眾共同參與和學習,以集結更多力量支持這片自然共生場域。而在崎玉縣的霜里(Shimosato)農場,除了以有機方式操作農業之外,並有效運用大自然及農場本身的資源,開發一套永續能源循環利用技術,如利用太陽能板為防堵野生動物電閘電力來源。
日本農民目前取得有機農業驗證(JAS organic)的面積雖只佔全國不到0.3%,但大部分農民對於友善農業操作以維護生態環境都有普遍共識,人類與自然環境的永續共生行為(保全、活用、管理)在提倡里山倡議的日本各地以適合當地的方式進行著,另與自然生態共生的農業面臨與野生動物相處的兩難經驗等,皆足為台灣借鏡學習的標竿。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日本; |
參訪機關: |
茨城縣中央農業研究機構(NARO),東京聯合國永續高等研究所(UNU-IAS),宮城縣大崎市公所,千葉縣南風農場,Noda symbiotic farm Co.,琦玉縣霜里農場 |
出國類別: |
研究 |
關鍵詞: |
里山倡議,生態農業,有機農業 |
備註: |
本計畫由農委會科技處、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各派一員,以及苗栗場一名自費公假前往,共4名人員赴日執行。 |
分類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