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
請輸入資訊,以供轉寄您轉寄好友。
E-mail Address 以逗號 [ , ] 區隔,即可發多封 E-mail,一次轉寄以十封 E-mail 為限。
有*為必填(選)欄位
國立體育大學
參加2012 東亞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實地考察
基本資料
系統識別號: |
C10102653 |
相關專案: |
無 |
計畫名稱: |
參加「2012東亞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報告名稱: |
參加2012 東亞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實地考察 |
電子全文檔: |
C10102653_39062.pdf
|
附件檔: |
|
報告日期: |
101/09/24 |
報告書頁數: |
12 |
計畫主辦機關資訊
姓名 |
服務機關 |
服務單位 |
職稱 |
官職等 |
梁淑芳 |
國立體育大學 |
|
助理教授 |
其他 |
報告內容摘要
「2012東亞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是由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暨國際儒學院主辦,台灣師範大學國際儒教學院、台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韓國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所協辦。與會學者除了台灣、大陸,還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加拿大,共發表四十二篇論文、四場專題演講,內容相當豐富,只要有心,所有與會者皆可滿載而歸。
筆者全程參與本次研討會,且發表一篇拙論:〈錢穆之靈魂觀與不朽論析評〉,和學者們進行多方交流。經過本次學術會議,筆者頗有所獲,心得包括:一、與會學者來自多個不同國家,顯示出地球村時代早已來臨,從事儒學研究,日語、韓語的閱讀能力有某種程度的必要性,語言的充實必能為學術研究開闢另一視窗。二、東亞儒學的領域寬廣,舉凡經學、思想、版本學、校勘學、宗教學、比較學等,均屬可發揮的議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學術會議上得以認識不同國家、不同研究領域的學者,透過研究者的相互交流,切磋琢磨,可以激盪出智慧的火苗,每一位論文發表人都可以藉此改善論文的品質,就此而言,研討會的意義值得肯定。三、筆者藉此機會獨自參訪上海博物館,期能為本校體育博物館帶回多元的思維模式,在詳觀其空間設計與視覺傳達的運用巧思之後,筆者獲益良多,這是參與本次學術研討會的額外所得。
其他資料
前往地區: |
中國大陸; |
參訪機關: |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暨國際儒學院 |
出國類別: |
其他 |
關鍵詞: |
上海,東亞儒學 |
備註: |
|
分類瀏覽